2018年收官在即,回顾整个18年的工程机械行业,非火爆难以形容,本轮行业景气周期驱动力往大一点概括,其实三点足以:更新需求保底、基建刺激预期再起、排放标准迭代加速旧车淘汰。工程机械行业的上一轮景气周期在2011年进入调整期,持续至2015年;2016年恢复性增长,2017年、2018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。面对已经持续两年爆发式增长的细分领域,起重机行业这一波增长的持久性,你怎么看?
性能+使用年限,双重驱动力迫使设备迭代
毫无疑问,吊装行业的“黄金十年”是起重机保有量的高峰期,其距今已有很长一段时间,按照一线品牌15年以上,二线品牌10年以上,三线品牌8年以上来计算,2017、2018两年的爆发式增长设备迭代所占比例并不重,而2019年或2020年,年限设备更新将成为推动行业继续景气的主力军;加之各主机厂家新品性能大幅飙升,在这个25充35,35充50的吊装圈里,老款设备的压力骤然加剧,迫使一些仍能正常工作,但性能上却略显乏力的设备亟待更新,我们预计高峰期的年设备淘汰将达到2万-3.5万台规模。
基建破局,天空才是天花板
31个省(市)基建投资计划,除北京不详外,其它如下:
河北,全年完成投资8000亿;
重庆,年度计划投资4000亿;
云南,交通基础设施计划完成投资3440亿;
浙江,综合交通建设计划投资2150;
湖南,拟投资近2000亿;
贵州,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650亿;
上海,重大工程全年投资计划1350亿;
四川,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确保完成1300亿以上;
广东,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200亿;
江苏,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60亿;
山东,交通建设计划投资944亿;
甘肃,公路、水路及运输场站固定投资900亿;
福建,交通运输运输计划投资850亿;
湖北,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850亿;
广西,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初步安排800亿;安徽,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00亿;
陕西,计划完成交通投资700亿;
内蒙古,公路建设投资700亿;
江西,交通计划完成投资600亿;
河南,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472亿;
青海,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456亿;
新疆、宁夏,均计划在2018年完成重点基础设施投资4500亿以上……
早在2018年年初的时候,各省便发布了2018年基建投资计划,力度之大直逼2008年的4万亿基建投资。跳出格局外看如今的中国经济形势,其面临的困局和十年前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:
一、 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:2018年6月份仅有6%的增速,而且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。
二、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急速下降:2017年和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仅有4.2%和6%,失业潮若隐若现!
与此同时,社会融资新增规模仅有9万亿,同期减少了2万亿;M2增速也仅有8%。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,经济下行的压力极为明显。困局相同的情况下,破局的方式难免再度相同——大基建持续发力,以点破面。大量基建投资刺激下,起重机行业势必再迎持续上升态势。
国六暂缓,变相延长本轮景气周期
沸沸扬扬的国六,终于在前几日落下靴子:北京市政给出了最新消息,“由生态环保部下发的关于重型柴油车国六标准将于201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意见方案正式驳回!”同时还指出:北京将仍然按照原定的2020年再执行国六排放标准,天津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广东、海南等地也纷纷推迟。
由于2017年国五标准开始实行,国二就被要求在年底前完成报废。因此,国六标准实行后,不难猜测,同步于国二的淘汰政策,国三车辆也将面临报废的局面,我们统计了08年7月到13年7月的上牌数据,国三车规模约为13万台,占吊车保有量的50.85%,一旦大批量淘汰,将对起重机市场造成极大影响。国六政策的推迟,在一定程度为国三机续上一命,进而导致国三机主更换新机的时间向后推迟,在某种意义上延长了起重机行业的本轮景气周期。
毋庸置疑,2019年国内吊装市场仍将维持正增长预判,我们初步预估其增幅度在5%-25%之间,而起重机行业将在2019年或2020年初迎来这一波增长高峰。影响起重机这一波增长持续性的因素当然不止上述三点,各主机厂家的销售政策等都在此范畴之内。吊友们对国内起重机这一波增长的持久性有何看法,欢迎留言与众多业内人士一同讨论。